TSW Theatre
香港国际莎剧节前哨活动《当代莎士比亚中的「最当代」》
与莎剧专家Octavian Saiu漫谈莎剧与当代 

由60年代初至今,「莎剧的当代意义」这个命题一直主宰大家对莎士比亚的认知,对剧场而言更是永恆的课题。被誉为对二十世纪后期莎剧製作影响甚远的Jan Knott曾编写着作《莎士比亚:我们的当代》,精确撷取出《哈姆雷特》、《李尔王》和《马克白》的现代及后现代意义。然而,Knott其后指出,有其他莎剧更能回应「当代」的概念。究竟「莎剧的当代意义」所谓何事﹖如何界定「当代」与否﹖

一连七日的课程包括:
- 以「时间」和「空间」两个角度探讨莎剧的当代意义;
- 聚焦剖析《哈姆雷特》、《李尔王》、《里察三世》、《马克白》、《罗密欧与茱丽叶》及《泰特斯》六部莎剧;
- 透过戏剧理论分析文本和演出,拆解六部莎剧的特定范畴(如角色、对白)为何能跨越地理、文化、语言界限,连结东西方文化;
- 重新认识莎剧的当代意涵,了解为何莎士比亚被称为「当代剧作家」;
- 进入莎剧的世界,发掘这个时代一些未知的答案。

日期:16-22/12/2019
时间:7pm-11pm
地点:香港艺术中心

导师:Professor Octavian Saiu

Octavian是专业学者及剧评人。
拥有罗马尼亚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atre and Film的戏剧研究博士学位及新西兰University of Otago比较文学博士学位,研究涵盖戏剧空间及两位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,贝克特(Samuel Beckett)和尤内斯库(Eugène Ionesco)。其教授的大师班遍及欧洲、非洲、亚洲及中东大学,以及波兰的葛罗托斯基中心。

Octavian活跃于多个国际剧场及学术计划,包括剧场奥林匹克、乌镇戏剧节、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。并出任多个学术组织的主席,包括2013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贝克特会议、锡比乌国际剧场艺术节会议(2004至今)、以及由克拉约瓦国际莎剧节和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(IATC)合办的「莎士比亚研究会议」。

他现为IATC(罗马尼亚分会)主席及总会兼任秘书长。其学术文章于多份国际期刊中刊登,并出版了十部关于戏剧的着作。2010年获「评论人奖」,及后于2013年获戏剧艺术家协会奖项。最新作品为英语着作Hamlet and the Madness of the World (2016)。

鸣谢
邓树荣戏剧工作室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「艺能发展资助计划」的跃进资助 

特别鸣谢
香港艺术中心

香港艺术发展局支持艺术表达自由,本计划内容并不反映本局意见